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简报2012(10 期)
【信息快播】
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一轮交叉暗访工作展开
近日,省治理办下发通知,将组织各市(州)进行交叉暗访。暗访重点内容为辖区内公路(省道、国道)、铁路、河道(江、河、渠)沿线治理“五乱”,解决环境“脏、乱、差”情况;建筑立面清理和风貌打造的情况;高速公路城区出入口段及沿线广告牌治理情况;河道(江、河、渠)水面漂浮物、污水排放、垃圾倾倒等清理情况;消除“盲点”、“死角”的情况。目前,暗访工作已全面展开。
2012年第一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卫设施
已通过政府采购完成
为加快我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逐步改善我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现状,市治理办按照省上要求和各县(区)的实际需要,统一进行了环卫设备2012年第一期公开招标工作,并于
“五乱”现象反弹严重,城乡环境治理还需努力
——市治理办对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暗访与督办
六月初,市治理办组织对全市各县(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暗访。以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等薄弱环节为重点部位,以垃圾乱扔、摊位乱摆、广告乱贴、车辆乱停、工地乱象为检查内容。暗访发现各县(区)“五乱”反弹现象明显,突出表现为:市场内菜渣垃圾乱丢、部分垃圾池爆池;流动摊点、出摊占道现象时有发生;“牛皮癣”屡见不鲜;车站周边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部分风貌塑造工程施工不打围,建材乱堆放,施工作业工地管理还需规范等。针对暗访发现的问题,市治理办已分别对各县(区)点对点地发出了《关于五月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暗访发现问题的整改督办通知》,要求各县(区)对照问题,迅速行动,认真整改。
【部门行动】
学习借鉴宜宾市经验,加快推进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学习考察宜宾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经验
按照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求,为加快启动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近日,市城管执法局组织相关人员赴宜宾市学习考察了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模式、运作方式和管理开发应用等工作经验。
宜宾市的主要做法: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由市长挂帅,定期不定期主持研究和协调解决城管数字化系统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实行BOT模式,系统建设顺利推进。由中标方全额出资建设,系统建成后由政府分十年期支付建设费用和租赁平台费用。三是系统建设定位准确,管理效率快捷。宜宾市数字化城管在建设部要求的“9+3”基本软件系统的基础上,开发扩展了在建工地、噪音监测、污水处理、环卫绿化、停车场信息、路灯管理等28个子系统。“9+28”的数字城管系统,通过城市管理委员会的高位协调、管理、监督机制,形成管理、执法、互动、评价、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宜宾特色的“大城管”格局。四是实行全域共建,促进管理成效。各县(区)将陆续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形成省、市、县联网后,省级部门可以“遥控”了解宜宾的相关信息,市级部门也可以通过显示系统对各区县的城市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了解。同时,通过28个子系统中的互动服务系统,广大市民可以对相关案例进行举报,并对案件的办理结果进行查看和评论。五是大力进行管理开发,拓展系统应用。宜宾市的数字化城管系统已基本建成,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正不断完善该系统,积极进行开发应用,除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应用外,还拓展了全市的水源监测、防洪抗旱、应急指挥等多方面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六是解决机构设置,便于考核管理。宜宾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为全额财政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20个事业编制和20个临时聘用编制,目前正在考虑转为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下设事业单位,以便于对市级机关、县区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