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弊端显现 生活垃圾处理需另辟蹊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生活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困扰各级城市政府管理者的难题。我国过去普遍采用传统的垃圾填埋方式,相比其他垃圾处理方法而言,填埋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处置量大和基础建设投资小等特点。但是,填埋也有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存在。
从国际和国内垃圾填埋处理的实践来看,填埋法无害化程度较低,易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首先,填埋法无法做到彻底的无害化,即使填埋100年后,填埋场也像毒瘤一样埋在我们的身边;其次,填埋场要释放出大量的恶臭气体,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成分,严重污染周边大气,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身体健康;第三,从开始填埋之后的几十年里,填埋场将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对土壤和下游河流造成污染;第四,露天的垃圾填埋场要滋生大量的蚊虫、苍蝇、老鼠等动物,传播细菌和疾病,给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
此外,填埋方式还具有占地面积大和降解能力差等诸多弊端,而且部分城市的填埋场面临填满封场的危机,无法负荷日益庞大的垃圾量。
因此,人们不断探索其他有效的垃圾处理措施。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垃圾处理问题?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垃圾焚烧技术。
通常意义上的垃圾焚烧,是燃烧废弃物中的有机成分,如以各种生活垃圾包括餐厨垃圾为代表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经过焚烧能杀灭有毒有害成分,大幅减少垃圾体积,灰渣也能利用,烧后填埋更省空间。燃烧时释放的热值还可以发电和供热,成为垃圾转化能源。
垃圾焚烧技术与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相比,具有占地少、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无害化彻底、可回收垃圾焚烧余热,以及更易选址等优点,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处理工艺,也是目前破解“垃圾围城”的最优选择。
(来源:雅安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