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示范创建 确保实现完美收官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为确保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建设目标,各县(区)按照省委、省政府“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进一步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一个达标”、“三个率先”、“四个到位”的总体要求,通过对照标准、细化方案,倒排工期、建立台账,强化督导、实施月报等措施加快推进
示范创建工作,特别是汉源县、石棉县、雨城区和天全县创建工作措施具体、成效明显。
汉源县 以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创建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县、乡(镇)、村(社区)各项创建工作。一是完善创建组织机构。由两办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充实汉源县环境优美示范县创建指挥部的通知》,对原环境优美示范县创建指挥部进行调整、充实,落实专人、专班负责创建工作;二是迅速启动各项工作。连续两次召开动员和工作部署大会,明确将“环境优美示范县”创建,同国家级“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一并开展,形成合力,全面开展“三城同创”工作。三是积极争取省上指导。6月17日,主动与省治理办对接,汇报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创建进度。7月29日,邀请省治理办领导到汉源县现场指导,各项创建工作得到充分肯定。四是全面实行工期倒排。在突出抓好示范县创建工作的同时,切实落实倒排工期的要求,纳入争创范围的3个乡镇、7个村庄均可在11月15日前全面完成各项创建工作。
石棉县 一是对照标准,细化创建方案。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县治理办、县规建和住房保障局和相关示范创建乡、村有关人员多次深入实地进行考察,征求意见,切实细化创建工作方案,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资金保证、组织保障,特别是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通过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机构,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就具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集中研判,确保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推进。同时,严格按照网格化管理原则,落实垃圾保洁清运员,签订保洁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区域环境治理及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等工作,切实做好垃圾清运和日常保洁工作。三是整合资金,完善硬件设施。认真对照2015年度城乡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基本要求和刚性条件,充分利用灾后重建机遇,整合项目资金1800余万元,完善通村公路、联户路、垃圾收集设施、住房等硬件设施。四是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创建。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为契机,认真对照“五有”要求充实了保洁人员,完善了垃圾收运设施设备和运行机制及村规民约,确保了示范引领。同时,注重对平时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按要求抓好档案资料组卷工作,通过档案资料反映创建成果。
雨城区 一是专题安排部署。为加快推进雨城区2015年“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争创工作,7月21日,区政府组织召开2015年雨城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争创工作安排会,对“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二是资金保障到位。7月27日,区委财经领导小组四届一百零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15年“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争创工作经费的请示》,为创建工作的有力推进提供经费保障。
天全县 一是科学安排,倒排工期。按照11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项创建工作的目标,科学制定倒排工期,通过加大人力、物力、资金投入,着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创建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二是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县委、县政府加大对示范工程的检查考核力度,制定了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创建工作考核办法。县治理办牵头对创建工作进行常态化督促检查,每月组织人员对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至少督查一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查督办,确保责任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