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垃圾进村”问题频频曝光,汉源县以此为戒,迅速行动,把农村垃圾集中治理列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要内容,系统推进,全面治理,“五注重”坚决杜绝“垃圾又进村”。
一是注重组织领导、提高站位,治理推进更有力。汉源县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县委副书记何晓东、县政府副县长陈敬伟亲自抓,从上而下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改善人居环境,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改变“脏乱差”不是小事,是事关群众幸福感的民生工程。二是注重督察为首,自查为主,垃圾清运更便捷。汉源县结合中央环保督察组下沉督察工作,借势造势,开展环保督察自查自纠,规范垃圾收运体系,集中治理农村垃圾突出问题。2017年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改66处,完成环保督察自查整改23处,切实解决农村“垃圾顽疾”;通过合理布局垃圾填埋场、中转站4个,科学规范垃圾收运体系,25个乡镇实现“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收运处理模式,逐步扩大农村垃圾收运面,提高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三是注重管理为本、治理为重,城乡面貌更整洁。结合“垃圾又进村”问题,汉源县治理办迅速制定并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通知》(汉城乡治办发〔2018〕7号),拉开新一轮集中排查治理序幕。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层层传导压力,夯实责任,确保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再针对问题,精准发力,确保底数摸清、掌握实情,迅速完成整改。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查整治垃圾堆放点6处,清洗维护污损垃圾池38个。四是注重短板治理、创新举措,展现农村新面貌。汉源县各乡镇在机制上创新,短板上着力,治理上入手,宣传上下狠劲,不断补齐短板,抓出治理新成效。九襄镇在机制上创新,推行保洁员与巡查员、教育员有机结合机制的“三员”结合机制。富泉镇在短板着力,出资1200元,购买防晒网编织袋400个,在辖区内水果收运点免费发放,收集农户废弃果袋,便于集中收运、转运。富林镇在治理上入手,以城区驻地为优势,依照城区治理标准,不断规范社区、移民安置点、城乡接合部等环境治理。清溪镇在宣传上下狠劲,通过正面新闻报道效果宣传,让群众有自豪感,再通过村规民约制定执行,让群众自发维护城乡环境。五是注重全民参与、宣教共建,治理氛围更浓厚。汉源县农村垃圾治理氛围营造从“教育+宣传”两方面推进。“教育”面向农户,通过规范村规民约制定、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动员群众人人参与,做好庭院和屋前屋后保洁。“宣传”面向社会各界,通过“七进”等活动,畅通联系沟通渠道、强化信息共享,及时对城乡环境治理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重点工作推进等情况进行宣传;对城乡环境治理中新思路、新举措,好的做法、成功经验进行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