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周报(第十三期)

来源:
浏览:
打印
 

雅安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周报

 

 

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本周,我市继续开展“公路(水路)、河道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逐步推进,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现将一周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一)全市“公路(水路)、河道环境治理”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公路和水路环境面貌进一步改观。

全市交通系统深入开展公路和水路环境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对境内国、省、县、乡公路两侧边沟范围内及水路航道沿线交通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垃圾和杂物清理,保持公路和水路沿线环境卫生。共清理边沟146千米,清扫路面385千米,清理路肩113千米,出动机具107台次,疏理桥涵53座。对全市11家客运站进行了检查,对车站环境卫生、站场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全市314辆班车、904辆农村客运车车容车貌进行整治。清理规范施工现场12处,清理公路周边乱占乱堆建筑材料47处,清理公路上乱堆砖石等杂物32处,清理占道修车16次,清理占道加水车辆42车次,清理沿线占道摆摊设点131起,城乡道路环境面貌进一步改观。

市水利系统着力强化“水环境专项治理月”活动的宣传,通过北纬网、四川新闻网等多种途径,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水环境治理工作中来,不断提高水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强化督查工作,积极配合省水利厅督查组和省水政监察总队督查组,对天全河、青衣江河道环境卫生状况,以及名山百丈湖网箱养鱼撤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各县(区)水利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开展水环境专项治理工作。大力开展城市、农村供水水源保护,以撤除网箱养鱼和河道采砂整治为重点,加强渔业生态保护,水环境专项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城乡环境治理“七进”活动逐步开展,“八乱”治理深入推进。

市总工会紧紧围绕“我参与、我出力、我分享,创建整洁、规范、优美、和谐的城乡环境”主题,发动各级工会组织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活动。一是积极主动参与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通过开展节能减排劳动竞赛与正在开展的“灾后重建做贡献,同舟共济保增长”劳动竞赛结合,大大增进了广大职工立足岗位,为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贡献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是发动广大企业职工自觉参与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活动,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以 “做文明职工、树文明新风、创优美环境”为载体的活动,要求职工做到“三洁、三美、六不”(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工作环境美、居住环境美、家庭环境美;不随地吐谈、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贴乱画、不乱放养家禽、不乱停乱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文明、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三是发动职工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环保宣传等公益活动,在职工中树立公共意识、责任意识。

市旅游局积极牵头组织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景区”活动,围绕整治景区“四乱”,大力加强对旅游市场、食品卫生和诚信经营等问题的检查和管理,着力加强对景区景点环境卫生的整治,特别是一些卫生死角,要求景区业主对公共卫生间进行彻底打扫,重点加强对景区道路(水路)、河道、湖泊的环境治理,同时对生活垃圾和白色垃圾定点堆放,统一管理,及时清运,防止各类疾病的传播。

“八乱”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力度不减。雨城区 “三结合”开展乡镇每周五环境卫生清扫活动,即坚持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相结合,坚持与乡、村各项文明建设相结合,坚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名山县大力整治私搭乱建棚房行为,对主街道的违章搭建棚房进行逐一拆除,共拆除棚房576间。芦山县继续加大对城区占道经营、建筑材料乱堆和乱停乱放的整治力度,占道经营和乱堆乱放现象进一步减少,车辆停放更加规范汉源县各乡镇、社区、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继续开展周五集中整治、卫生大扫除,清除“四害”孳生地,消除卫生死角,整治“八乱”,加强环境卫生清扫。石棉县“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工作全面铺开,城区已经有40个片区责任单位完成了责任区商户和单位“门前三包”责任书的签订,共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1172份,小区和部分路段的签订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一周来,全市“八乱”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治理垃圾乱扔985起、广告乱贴765起、摊位乱摆1025起、杂物乱堆202起、车辆乱停1672起、污水乱排71起、私搭乱建634起、施工场地乱象29起,参加垃圾整治23000余人次 ,清理生活垃圾2860余吨,清理建筑垃圾200余吨,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改观。

(三)继续强调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治理氛围。

按照专项行动和“七进”活动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市整治办行文督促专项行动和“七进”活动牵头单位有针对性的制定具体宣传方案,并要求牵头单位具体组织实施专项行动和“七进”活动的宣传工作,务必再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高潮。

本周我市共受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方面的群众投诉电话35个,办结群众投诉案件35起,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1起,办结群众信访案件12起,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受理书记、市长信箱交办城乡环境方面的群众来信66封、办结26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投入宣传资金13900余元,新设置户外宣传广告牌28个,新设置宣传横幅70幅,新设置宣传专栏50个,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万余份,报纸、电视刊播宣传稿件507篇(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社会氛围更浓厚。

(四)加大投入,城乡环境卫生设施得到进一步补充。

天全县为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保洁水平,落实“村收、乡集、县清运”的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长效机制。财政再次投入资金20余万元,通过政府采购,新购置大型垃圾清运车辆2台,集中用于清运国道318沿线乡镇的生活垃圾,有力的促进了道路沿线的环境治理工作。

本周全市共投入购置环卫设施设备等资金25万余元,新建、改建垃圾处理设施8个,新增垃圾收集设施10个,新增垃圾箱、果皮箱 48个,新增环卫车辆4辆,清淘排水管网32.8km新增、维修路灯71,城乡环境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五)坚持监督检查和督查考评,为落实治理责任提供保障。

市整治办认真履行督查职责,对上周中心城区整治不理想而要求整改,但未按照要求反馈整改情况的三家单位进行了点名通报批评。石棉县全面启动城乡环境整治季度(半年)考核,县整治办会同县纪委监察局、县政府督查科组成考核组,本周完成了对全县16个乡镇考核,下一步将对县城区94个包片部门和单位进行全面考核。荥经县开展了G108、省干道沿线以外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督查工作,进一步拓展了整治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

全市各县(区)开展督查考评工作48次,整治不力单位通报(曝光)5起。雅安中心城区督查力度不减,中心城区街道、河滩河坎责任区治理,尤其是“牛皮癣”和环境卫生治理取得较好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周工作重点

目前,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市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和“七进”活动的宣传还没有形成声势;三是部分县(区)的小广告“牛皮癣”整治不到位,局部还存在杂物乱堆、占道经营和卫生死角等现象。

下一周我市将紧紧围绕 “公路(水路)、河道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加强宣传引导,继续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及时发现治理不到位的问题,督促限期整改。

 

 

 

〇〇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微信
Copyright 2021 csglxzzfj.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913 ICP备案:蜀ICP备19019529号-2 网站标识码:5118000003
主办:雅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地址:雅安市雨城区正和路1号 5A209 电话:0835-2221509